「很多時候,我也不知道為什么,自己總控制不住脾氣。情緒一上來,總會覺得很煩,特別容易暴躁。這時候我就希望別人不要過來煩我,但內心又渴望友情和愛情,希望有好朋友、男朋友,尤其是我心情好的時候,我真的很喜歡很需要他們?!?/span>
邊緣型人格障礙(BPD)是一種致殘性精神疾病,其特征是情緒和人際關系不穩定,并伴有沖動、扭曲的自我形象和對被拋棄的強烈恐懼。
BPD患者他們傾向于誤解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狀態,并傾向于將自己對自我的看法投射到他人身上。他們經常有自殘行為,比如割傷或燒傷自己,通常是為了緩解情緒上的痛苦。BPD有高自殺率的特征,達8%~10%(2002年),在美國BPD患者的自殺率為0.013%(2013年)。BPD有很高的并發癥,如情緒障礙、焦慮癥、人格障礙和藥物濫用。
如何診斷?
與BPD相關的基本癥狀有9種。表現出以下任何5種癥狀的人都很有可能被診斷為BPD。
o瘋狂地避免被朋友和家人拋棄。
o不穩定的人際關系在理想化之間交替:如“我墜入愛河了!“到“我恨她。”
o有著扭曲及不穩定的個人形象。
o有著可能導致危險的后果的沖動行為,比如過度消費、不安全的性行為、濫用藥物或魯莽駕駛。
o自殺和自殘行為。
o持續數小時至數天的強烈抑郁情緒、易怒或焦慮。
o長期感到無聊或空虛。
o不恰當的、強烈的或無法控制的憤怒,還伴隨著羞恥和內疚。
o有著分離性感覺或“靈魂出竅”的感覺,以及帶有壓力的偏執性想法,嚴重的壓力也會導致短暫的精神病發作。
如何治療?
邊緣型人格障礙的主要治療是心理治療,輔以針對癥狀的藥物治療。
治療原則
某些類型的心理治療(以及其他社會心理模式)和某些精神藥物在治療邊緣型人格障礙方面是有效的。臨床經驗表明,大多數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需要延長心理治療,以達到并維持其人格、人際關系問題和整體功能的持久改善。藥物治療通常具有重要的輔助作用,特別是對于情感不穩定、沖動、精神病癥狀和自殘行為等癥狀。沒有研究將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的結合與單獨治療進行比較,但臨床經驗表明,許多患者將從這些治療的結合中獲益最多。
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表現出的癥狀通常屬于三個行為維度——情感失調、沖動行為控制障礙、認知知覺困難,采取特定的藥物治療策略。
情感失調癥狀的治療
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表現出情緒不穩定、拒絕敏感、不適當的強烈憤怒、抑郁中的“情緒崩潰”或脾氣爆發。這些癥狀最初應使用選擇性5 -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(SSRI)或相關抗抑郁藥如文拉法辛治療。當情感失調表現為焦慮時,使用SSRI治療可能是不夠的,應該考慮添加苯二氮卓類藥物,但是這些藥物在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中的研究有限,使用它們也有一些潛在的風險。
當情感失調表現為與其他情感癥狀并發去抑制憤怒時,SSRIs也是治療的選擇。臨床經驗表明,對于有嚴重行為控制障礙的患者,可在治療方案中加入低劑量的抗精神病藥物,能夠快速起效并改善情感癥狀。
沖動行為控制障礙癥狀的治療
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表現出沖動攻擊、自殘或自殘行為(如濫用藥物、沖動消費)。ssri類藥物是首選的初始治療方法。當行為控制障礙對患者的安全構成嚴重威脅時,可能需要在SSRI中加入低劑量的抗精神病藥。臨床經驗表明,添加鋰可以增強SSRI的部分療效。如果SSRI無效,可以考慮改用單胺氧化酶抑制劑 。也可以考慮使用丙戊酸鹽或卡馬西平來控制沖動,盡管這些治療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沖動攻擊的研究很少。初步證據表明,非典型抗精神病藥可能對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的沖動性有一定療效。
認知知覺癥狀的治療
表現此維度的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表現為多疑、參照思維、偏執、幻覺、現實感喪失、人格解體或幻覺。低劑量的抗精神病藥是治療這些癥狀的首選方法。這些藥物不僅可以改善精神病樣癥狀,還可以改善抑郁情緒、沖動和憤怒、敵意。